3月18日,我校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评审会。校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成员及学生代表共31人参会。会议严格落实“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重点研讨评审标准、程序及监督工作,确保评审规范透明,切实维护学生权益,为助学金评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根据国家最新政策要求,2025年春季学期起,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三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200—35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会议详细解读了政策调整要点,强调要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边缘家庭、突发困难学生等13类特殊群体,确保“应助尽助”。
本次评审会严格遵循“班级评议—学院认定—学校评审”三级流程,结合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级动态调整资助名单。最后,会议评审通过了591名国家助学金学生名单。
学校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主任刘万龙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精准施策。要充分利用资助系统和民政、残联等多部门共享13类特殊群体的数据,综合家庭经济、特殊群体、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突发状况、学生消费以及其它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采取家访、个别访谈、大数据分析、信函索证、量化评估、民主评议等方式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度。二是感恩教育。开展“自强·感恩·匠心”等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助学金,鼓励参与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践行“技能报国”使命。三是榜样引领。挖掘受助学生励志典型,通过事迹宣讲、媒体宣传弘扬正能量。
本次评审会既是落实国家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三全育人”的生动实践。学校将持续完善资助体系,让每一份关怀转化为学子成长成才的动力,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