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学生处供稿)身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在做学生工作时需要广阔视野,前瞻性思考,才能不断提升职业能力,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服务学生成长。为有效提升我校辅导员工作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结合新时代学生工作的新特点,利用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能有效开展学生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我校学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根据2020年度辅导员、班主任培训方案,学校学生处特别邀请西南交通大学博士郭立昌老师,于2020年7月14日(周二)上午10:30,在钉钉平台上做“教练型辅导员”主题直播培训,各学院所有辅导员及学生处相关人员准时参加了此次线上培训。
直播之初,郭立昌老师从“教育”、“教练”、“教训”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切入,引出教练型辅导员应该“具有教练的思考模式,应用教练的基本技能,引领并支持学生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之上,郭老师用丰富的案例,诠释了教练型辅导员要有“关注目标”的基本思考模式,要具备“倾听与发问”两大核心能力,要建立“每个人都是OK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向的动机!人们有能力做出改变!所有的一切都是学习!”四个基本信念,在教练型辅导员实战应用工具环节,郭老师结合自己辅导员工作实践和大量案例详细介绍了实战工具“时间轴”、“平衡轮”、“逻辑层次图”、“行动计划”,并指出这些工具不仅对学生成长帮助大,对每个人的个人成长也助力巨大。最后,郭老师总结教练技术源自心理学的分支—积极心理学,主要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自己关注目标,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辅导员只是不停推动学生思考,就像是跳“双人舞”,主动权在学生,辅导员是伴舞,通过不断聆听和发问,让学生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一个小时的直播,条理清晰,实践操作性强,需要参培辅导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消化吸收并积极操作,直播结束后,参培辅导员都按要求完成了培训试题。
通过此次培训,让辅导员们从全新的视角,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辅导员的教育工作,获得许多新的启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辅导员要立德树人,也要修身树已,掌握教练的工作技巧,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过硬的技能,热爱工作的热情,投入到学生教育工作中,为学校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